蘇繡受寵─近10年來蘇繡拍賣量最大

• 發表於 2011年07月號

 
飛針走線,絲絲入畫,中國的“四大名繡”—蘇繡、粵繡、湘繡、蜀繡,早在明清時期已蜚聲中外,至今仍代表著我國刺繡藝術的最高水平,備受收藏投資人士追捧。據記者了解,10年前,粵繡在國內拍賣場上獨領風騷,而近兩年,最新拍場成交紀錄卻顯示,蘇繡長驅直入,奪走了粵繡的一哥寶座。

現狀─近10年來蘇繡拍賣量最大

其實,改革開放以來最早上拍場的應屬粵繡,據記者查閱資料,早在1997年10月25日,一對清朝粵繡花鳥圖鏡芯在中國嘉德拍賣公司上拍,最終以1.65萬元成交。但是,通過對國內各大藝術品拍賣行10年來的拍賣紀錄進行統計分析(截至2010年7月),記者發現,上拍量最大的是蘇繡作品,總計上拍作品86件;粵繡、湘繡則不相上下,上拍量分別為45件和42件;蜀繡上拍量極低,只有1件。

“絲絲入畫‧蘇繡藝術展”在廣州的廣東嶺南文化藝術研究會舉行。據悉,本次展出的70多幅蘇繡精品,主要是已故著名刺繡藝術大師任嘒閒的得意門生的新作,力作,包括山水、人物、花鳥等各種題材。這批繡品,在繼承蘇繡傳統文化及精湛手藝的基礎上,融入了現代藝術的元素,給人以新鮮、強烈的視覺衝擊。
 
 KISS, 蘇繡, 圓喜藝術中心珍藏

近兩年蘇繡漲價 粵繡跌價

從拍賣成交率和成交均價進行分析,最新數據顯示,2008年至2010年兩年間,蘇繡已經長驅直入,奪走一哥寶座。

據了解,早在2008年時,蘇繡、粵繡、湘繡的成交率都比較均衡,在47%~48%之間;而成交單價卻大有不同:湘繡平均拍賣成交價為4.2萬元/件,蘇繡平均拍賣成交價為6萬元/件,粵繡平均拍賣成交價則高達16.9萬元。兩年之後,最新的累積拍賣數據則顯示出“翻天覆地”般變化:蘇繡的成交率與兩年前保持基本一致,為47%,但成交均價向上翻了一番,達到13.295萬元/件。粵繡和湘繡的成交率雖有所提高,分別為56%和55%,但成交均價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回落,分別為12.692萬元/件和3.495萬元/件。粵繡成交均價同比下跌24.8%。

很明顯,近兩年,蘇繡在拍賣市場上的表現,大大優于粵繡和湘繡,並且坐上了拍賣均價第一的寶座。據楊飛武分析:“近年來,由國家文化部組織的蘇繡全球巡回展,讓蘇繡受到更多海外人士關注,也令銷售價位更到進一步的提升。”

值得關注的是,在二級拍賣市場上,最受寵愛的是清代、民國的刺繡作品,現代作品鮮有成交。“清代、民國的刺繡作品固然受關注,但不代表現代刺繡就不受歡迎。”從事工藝術美術行業30余年的楊飛武建議:“老的刺繡作品收藏價位高,倒不如收藏現代名家作品或一些刺繡精品未來升值潛力大。”楊飛武介紹,就現代刺繡作品而言,蘇繡作品整體水平高,位居四大名繡之首:“蘇繡作品的整體價位比較高。粵繡則以個別大師作品價位為高,粵繡一般作品售價並不高。”
 
專家評論:名家精品“買少見少”價值高

收藏界有一種共識:“物以稀為貴,稀以精為珍”。二十世紀末,因種種原因,曾經輝煌的“四大名繡”日漸式微,精品少了,成名成家的刺繡藝人“寥若晨星”,且後繼乏人。

“一名刺繡名師,其創作的黃金時期不過十多二十年,從其成名到‘封針’,往往只有短短的十年左右。而一幅精品一般需費時數月甚至數年,故真正進入市場的精品非常有限。就繡工而言,如沒有天賦,沒有十年八年的專注及磨練,並經數月乃至經年的‘日日眼累、手酸、心乏的辛勞’,是很難出精品的。刺繡精品,既稀且精,作為一種瀕臨失傳、經典的傳統手工藝品,具有較高的審美和收藏價值。”楊飛武認為,隨著老一輩刺繡藝人的逐漸“退隱”,精品將買少見少,可遇不可求。因此,收藏投資者該出手時應果斷出手,否則“蘇州過後無艇搭”。

另悉,月前,深圳的某企業以自己的154件蘇繡藏品作為質押物,獲得銀行3000萬元貸款,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蘇繡的投資收藏價值。“投資收藏應選資源性的藝術品,如玉雕、牙雕,端硯等,以及“顯工又顯藝術”的藝術精品,如蘇繡等,更具投資升值空間。”談到投資選擇時,楊飛武如是說。
 (資料來源: 信息時報)

 

 

 

Copyright (c) 2012 Delight-art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.